我們網站的大數據
從寒假開始,我和方顯沒日沒夜利用Word Press做網站,如今總算幫多年的英文教材及搖筆桿的中文寫作找到永遠的家,不過好奇網友們的反應,又用Google Analytics來作分析,好玩得不得了。 我個人最早的教學網站已經成立二十多年, 其間數度改版又與其他網站整併,舊瓶新裝不成個樣,幾度利誘學生、助理幫我整頓,但是東西又多又雜亂,沒人問津,拖到退休前,才找到老友Peter鼎力相助,年付二千多元租借網站空間,用免費軟體WordPress 來架設網站,這是個極易上手的個人發佈平台,使用起來就像Word或PowerPoint等,不需要會寫程式語言,多摸幾次就可上手,非常適合建置我們的個人作品集。 網站完工後,我們從計數器可看出瀏覽人次的變化,但就一個數字而已,直到姪女男朋友介紹我們用Google Analytics才大開眼界,這是谷歌神的網站分析工具,給每個瀏覽人一組代號,我們網站從今年1/23正式上市,目前已有四百組代號,總計瀏覽一萬多次,可以看到他們的瀏覽行為,從哪個頁面進入?用什麼瀏覽器或是透過手機亦或平板來瀏覽,從哪個管道進入?是搜尋引擎、社群網站、還是我用email千呼萬喚來的學生?更重要的是哪個頁面瀏覽人次最多?看到許多學生用秒殺的時間,來瀏覽我精心製作的教學網頁,即便恨得心養癢的,也無從得知他們的身份。尤有甚者,各式報表應有盡有,以期間、地區、新舊、興趣等不同變數作分析,還有即時的訊息,此刻在網上瀏覽的人數,以及使用者流程等等,到達網頁、離開網頁、跳出網頁,內容深入分析,族繁不及備載! 聽了這麼久的大數據(big data),現在終於親眼目睹了。我不知該為自己這麼容易取得這樣多數據慶幸?還是為這些成為我數據來源的親朋好友及學生悲哀? Hit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