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離開日內瓦搭三個多小時火車到茵特拉肯,車上講德語的人多了,建築又好像回到德國式樣,不過和策馬策全然是Swiss chalet有些不同。此外,我注意到火車查票、旅館接待人員及公車司機皆英語流利(德語區的英文明顕比法語區好,但茵特拉肯特別好)後來得知此地80%的人會講英文,原因是十九世紀英國引領旅遊風潮時,這地區的人們掌握契機,因循下來,說英語的人口大增。

Interlaken茵特拉肯,德文的意思是兩湖之間,是座具有獨特地理位置的城市,而且是通往少女峰的主要門戶,只有六千人口,但一年有近百萬的觀光人次,可想見觀光及其周邊產業對這城市的影響。街上滿是鐘錶珠寶服飾紀念品店,還有餐廳旅館密佈,當然少不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我注意到印度、中東的散客不少,日本旅行團更不用說,大陸、台灣來的遊客也比比皆是。

我們在茵特拉肯西站下火車後,利用Google Map找到公車號碼,再一路衞星定位到站下車,不費吹灰之力,給予自己嘉獎一下,到旅館樓下的愛爾蘭酒吧吃早、午混合餐。和日內瓦一樣,旅館給了我們免費公共交通工具的通行證(其實沒這張證也通行無阻),午餐後我們又轉搭公車,想到湖邊走一圈,沒想到公車開半天也只走了一小部分湖,我們只有死坐車上,直到全車都快下光了(只剩幾位當地的老先生、老太太)才下車漫步在貝阿騰貝格村荘的圖恩湖畔,看到波光粼粼的湖水在連綿起伏的山陵缐中閃爍,湖水是土耳其石的藍,不少當地人一家大小划船戲水釣魚等,立式漿板更是風行,看得興興味味。突然看到半空中有纜車,就跑去搭纜車到山頂看湖(前半段地面纜車有travel pass免費,後半段空中纜車只能享半價優待)。居高臨下可看到兩湖相會處就是茵特拉肯鎮了,回旅館才知道是著名景點「尼德峯展望台」,可欣賞三山(少女峯、僧侶峯、艾格峯)兩湖(圖恩湖及布里恩茲湖)一字排開的美景。

回程時,我們繞到茵特拉肯東站,好打探後天搭乘黃金列車的細節。要回旅館時,Google Map給了另一班車號及時間,我們不疑有他,上車衛星定位之後,卻愈走愈遠,我們一面賞景,一面禱告公車會繞回Google Map指示路缐,結果當然沒有發生。次日發現Google給了搭車及走路兩段指示,我匆忙中漏看漫長的走路那段。

到達布里恩茲湖畔終點站時,我和一對年輕印度夫婦(他們有大小五個箱)都衝去找司機女士,她告訴我等八分鐘車子會開回東站,我就可以轉車回旅館了。於是我們、那對印度夫婦、還有一位不知何時冒出來的印度老先生就在公車站亭聊起來,原來老先生已住瑞士五十年,他告訴我們許多有關瑞士的現況,最讓人驚異的是瑞士最低工資美金四千元,台灣可能一千元不到,難怪我們兩人一頓麥當勞要吃掉近一千元台幣。

計劃來瑞士的人如果沒有心裏準備,就會像我們一樣,訂了五千元一天的旅館可能大失所望了!

Hits: 1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