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動身前往科卡國家公園,位於南部希貝尼克克寧縣 ,成立於1985年,是220種動物的棲息地。與十六湖國家公園景色頗為類似,但規模小得多瀑布也少,不過最大的斯克拉丁瀑布澎湃洶湧銀簾渲洩而下。當地更利用豐沛河水打造世界第二座水力發電廠。

我們時程有點緊,倉促繞一圈花費不到一小時。科卡國家公園允許遊客在入口處的大瀑布區內游泳,但是十六湖整個園區內是嚴禁遊客下水的,因為深怕湖水被遊客污染。這兒的瀑布和十六湖區一樣,多是小階梯式的,從土石、森林、樹草中竄出,不同角度各有不同的美感。

接著來到克羅埃西亞的第二大城史普利特,人口18萬,位於地中海畔、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南部港市,是達爾馬齊亞地區最富麗的城市,世中心有305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為自己建造退位後定居的戴克理先皇宮,7世紀時,鄰近的羅馬城市沙隆納(Salona)遭斯拉夫人入侵,大批難民湧入斯普利特皇宮高大的城牆裡避難,皇宮自此逐漸成為有平民出入的小城。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克羅埃西亞工業、旅遊業的發展,成為串聯達爾馬齊亞南北海岸及島嶼的重要出入口,進出頻繁的渡輪、遊輪、商船使得斯普利特呈現一片繁華榮景。1979年戴克里先皇宮變成世界文化遺產,這座巍然矗立在海岸邊的宮殿,變成斯普利特的象徵,成為今天的導覽重點。

皇宮城牆高26公尺,總面積3萬1千平方公尺。傳統棋盤式設計,四座城門以街道相連,把皇宮分皇室居住、神殿、士兵、僕役居所,工廠、商店等幾大區塊,戴奧克里先死後,經過拜占庭、威尼斯、奧匈帝國接連統治,已經改建翻修了好幾回。

我們由皇宮的銅(南)門進入,下樓梯後就是皇宮前庭,千年前屋舍的模樣,讓人思古之情悠然而生,昏暗的室內兩旁全是販售紀念品的商家,轉個彎進入皇宮前廳,看到五位男歌手以無伴奏的完美和聲吟唱,這種克羅埃西亞的民謠及演唱方式名為「Klapa」,有時會加入弦樂器伴奏。

聖多米努斯大教堂所在的位置就是戴奧克里先皇帝的陵寢,7世紀時皇帝石棺及遺體被移走,改建為天主教堂。金門之外,立著10世紀著名的主教寧斯基的雕像,他勇於挑戰羅馬教廷,爭取以斯拉夫語及文字取代拉丁語進行彌撒。而這尊雕像是克羅埃西亞20世紀最偉大的雕刻家伊凡梅什托維契1929年所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旅遊中最讓人驚訝的是世界遺產內陽台居然晾哂衣物,原來一千多年前躲進皇宮的居民一住進來,就再也不想離開,並且在皇宮城牆內蓋起一棟棟違章建築,並且丟棄垃圾破壞古蹟,但克國政府似乎無力解決這樣問題,居民繼續與古蹟共存且和睦相處。

史普利特面向亞得里亞海,白牆紅瓦的屋宇依偎在青山碧水之間,許多遊艇渡輪停泊藍色港灣,濱海大道上成排的棕櫚樹,讓這座古羅馬城市洋溢渡假風情。不過由於歐洲難民流竄,一路上熟面孔出現時,導遊領隊都很緊張,這是始料未及的。

https://www.facebook.com/cynthia.yu.520/videos/2232909836823563/?t=5

Hits: 1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