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克羅埃西亞及周邊國家旅遊愈來愈夯,但有位朋友告訴我,它被overrated 高估了,所以我行前有些疑惑,昨天的感受似乎略見端倪。
五點多醒來,打開窗,霧靄濛瀧的湖在呼喚,我們又來到湖邊,煙嵐飄渺氤氳的湖水滌盡人為的痕跡,美得靜謐脫俗!這是沒有被高估的湖,難怪昔日是皇室家族度假勝地,今日的觀光客前仆後繼,不過交通便利對背包客不友善,以致消費更高的團遊似乎風氣更盛。
斯洛維尼亞首都盧比安納位於阿爾卑斯山麓的河谷盆地,驚鴻一瞥河畔市中心區,中世紀的城堡俯瞰整個古城,我們漫步古典、新藝術和現代巴洛克風格的建築間,在盧比安納特殊造型的橋樑間穿梭,悠閒享受古老城市的美麗風情,或許年紀大了,古老城牆房舍及碎石鋪路的小巷總讓人低廻不已,聖方濟教堂內的陶瓷塑聖像更讓我流連。
波斯托伊納的鐘乳石洞讓我們驚訝,溶洞於1830年開放參觀,1872年洞內鋪設鐵路,1884年洞內通電,至今已有三千八百萬最高參觀人次,深入地㡳二百公尺的洞窟全年恆溫攝氏 8度。我們先搭乘軌道車快速在㓊窟穿梭七分鐘,已經見識洞窟的奇幻世界,再下車漫步於二萬四千公尺長的參觀步道,近距離觀賞鐘乳石、石筍、石柱的數大壯麗,一公分耗時百年的造柱工程讓人瞠目結舌,能夠這樣欣賞大自然的鬼釜神工真是感恩。不過因為讓世人易於觀賞(不少老人雖然行動遲緩仍有機會享受)修建鐡道破壞許多自然奇觀,因而未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類世界遺產,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離開斯洛維尼亞駛向克羅埃西亞的路途上,我又再度檢視一路景觀,由於雨水豐沛,濃密的森林覆蓋大地,即便城市中也綠意盎然,植物翡翠茂盛誘人,真不愧「森林之國」的美譽,不過少見瑞士高山草原牛羊成群的景象,紅瓦住居點綴或群聚其間,確實景色宜人。想到斯洛維尼亞台灣55%的土地,卻只有206萬人口,地廣人稀,環境乾浄,人民和善有禮重傳統,是第一個脫離南斯拉夫獨立的國家,也是目前巴爾幹半島所有國家中經濟能力最好的國家,人均GDP是和臺灣幾乎相等的二萬多美元,我的結論是斯洛維尼亞值得一遊,沒有高估。














Hit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