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都橋往稻城 總計8.5小時,是拉車最辛苦的一天,但路況還不錯。長途搭車除下車尿尿的煩惱外,常不能理解為何司機們那麼喜歡按喇叭,聒噪不休。
10:40遠眺貢嘎山及天路十八彎(4000米),天路十八彎位於雅江開往理瑭的路上,從剪子灣山半山腰的觀景台俯瞰曲折彎曲的山路另人震撼!中午12:00已達4718米的卡子拉山,為克服高原反應, 我已經服用丹木斯兩天,情況好許多,但手麻得厲害,尤其洗頭時。導遊建議睡覺把頭墊高些,多喝水,屋內盡量燒著熱水,有蒸氣免乾燥。
1:15才到達318國道上重要休息站理瑭用午餐,餐後離開318國道,往稻城方向走,3:40到達四川稻城兔兒山,位於海子山自然保護區的北部,海拔4696米,遠觀兩隻兔子耳朵屹立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上,周圍是陡峭的冰蝕峰林地貌。
4:20到海子山自然保護區景點,保護區位於稻城縣北部,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以“稻城古冰帽”著称於世。區内共有1145個大小湖泊,因藏族叫高山湖泊為海子而得名。一到景點,大家忙著排隊和地標照相,旁邊有位本地人好心告訴我,往裏面走才美啊!由於時間有限,海拔4000米以上,我也疾行起來,直到後面好幾位團友跟上來,我才放慢腳步。姊妹湖中有許多大石頭形成奇景,我們剛下車時還在下小冰雹,此刻太陽出來了,於是有太陽湖水的一邊對照沒有陽光的明顕不同。
5:30到紅草地。在稻城縣以北28公里處,桑堆镇公路邊,有個不起眼的小水塘,每年秋天佈滿了红色的水草,我們五月去只看到矗立水邊翠緑的柏楊樹,也算到此一遊。
附記:導遊介紹了藏族的一妻多夫,指一個女子同時與幾個男子保持夫妻關係的婚姻制度。這種制度曾盛行於愛斯基摩的某一部落,现在仍盛行於印度南部及中國西藏的某些民族。一妻多夫制有兩種不同形式:(1)同胞共妻制。若干兄弟共有一妻,長兄娶妻,弟享夫權,生子都属於長兄,兄死後,其财産、地位及妻子都傳给次弟;(2)非同胞共妻制。指幾個男子共有一妻,由該女輪流到他們的住所同宿若干時日,若生小孩,则按某種儀式來確定其父,也有女子留居母家,其丈夫分别在女家留宿,暫享夫權。據導遊説,游牧社會希望財富能集中並留在家中,所以幾位兄弟共娶一妻就沒有分家之虞。而且社會價值觀太太穿戴得愈好,老公愈有面子,眾兄弟通力合作才更生財有道,如果幾兄弟娶一女,通常以老大為尊,而老大也常留守作鎮家中。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扎坝大峡谷裏至今仍延續着母系氏族“男不娶、女不嫁”的習俗。只要青年男女兩情相悦,無須任何儀式,男子即可在夜晚爬牆翻窗,進入女孩的閨房走婚過夜。專家學者認為走婚是因為要保持财產不外流,在貧窮閉塞的峡谷地區,由於耕地面積少,一個家庭就不能無限分裂。通過走婚的方式,可以杜绝家裏财產外流。如今社會要求辦理結婚登記,小孩出生辦戶口,確實對這些不同婚姻制度的人造成困擾,看看目前世界最盛行的一夫一妻制,離婚分居大有人在,誰又知道哪種婚姻關係比較好呢?
Hits: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