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到丹巴走瓦丹(S211)公路,沿著大渡河谷,穿過姑咱。大陸人穿山鑿道的功夫了得,全程29個隧道,一個接一個,大隧道中小隧道,古早沒有這些穿山隧道,真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如今雖有隧道,但碰到地震塌方必須管制,仍有塞車之苦,我們就被小卡了一陣,8:30出發,12:00才到丹巴境內的梭坡古堡,已達海拔1800米的高度。

梭坡古堡就是碉樓,建筑材料全都是石片和黄泥土,古代的建築技術和建造工具並不發達,羌族人在修建碉樓時,是不繪圖的,全靠工人的經驗和技術。如此建成的碉樓却十分堅固,已挺立幾百年甚至汶川地震的侵襲。碉樓的功能很多,大多與戰事相關,也用作家碉。梭坡古堡處數82座紅、黑、白高高聳立的碉樓分佈於山坡上,是極為特殊的景觀。

甲居藏寨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村寨,「甲居」意思逾百戶,這裏有120戶,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向上攀伸到卡帕瑪群峰腳下。像一位慈母敞開宽大温柔胸襟,憑任山寨安然躺在懷中。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𨀉立在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融在山谷、溪流、雪峰裏,極富層次,恬靜優美如詩如畫。

我們從三號觀景台走到一號觀景台,近距離觀察他們的房舍及生活環境,確實讓人嚮往,但崎嶇的山路出入不便怎麼生活呢?導遊説他們自種蔬果養家禽,能夠自己自足,一年都不下山也沒關係,真是桃花源的生活了。

附記作記錄:因為到了丹巴就正式進入藏族社會,路上導遊講起了和藏族有關的習俗,尤其佛教是全民宗教,藏族社會是政教合一的,因此前藏達賴和後藏班禪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十一世的班禪還年輕不大為世人知悉,但十四世的達賴已經八十多歳,我印象中是很受人們愛戴的,多年前曾致力西藏獨立,結果間接導致成立16年的西康省(浙江省五倍大)消失了,西康東部劃歸四川,西部給西藏,有些部分劃分到甘肅,用這樣方式消減藏人的勢力,我們此行遊經景點多屬原來的西康省,現已是四川一部分。我們在藏區活動仍然可以感受不平常的氣息(往八美鎭車上有臨檢,塔功寺下午三點鎮暴警察出巡)。

導遊還提到藏人粗略可分成從事遊牧的安多族,多分佈在阿珼、安多、紅原及雅江等地。至於丹巴縣內則是以農耕業為生的嘉絨族。

介紹中也提及汶川地震,通丹巴的路缐受阻,修復之後這些才開通,她是羌族人來自羌人聚居的縣市,地震時有些萬人的村落一夕之間全毀,無人存活,不過十年之後已多半修復,而且還修得更好,因為全新的規劃更符現代化需求,這倒是觀察災難事件的另一個角度。

Hits: 5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