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選之初,我腦海中總是出現甘迺迪遇刺的畫面,想必是因為70年代,在美國南方小鎮,親身經歷「種族隔離」下的肅殺之氣,竟不知道該上白人還是黑人的廁所。加上這些年來從未間斷的黑白衝突,不相信二百年來的裂痕會一夕弭平。
事實上,儘管歐巴馬親歷過有色人種的苦難,總統任內支持率也不差,八年來對推動族群融合卻無法有大進展。
多種族血統的少年歐巴馬,因得不到認同而自卑,前途茫茫,也曾以翹課、吸毒的荒唐日子,來麻痺自己。但他最後成為美國總統,勵志的自傳,已賣出不菲版權。
而世界上尚有千千萬萬出生就找不到歸屬的平凡孩子,像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中的主角,出生於黑人底層社會,遭受霸凌、渴求親情、摸索性向、…,看似一般的成長歷程,因拍攝手法細膩,獲得廣大共鳴。
「你終究要決定自己想當什麼樣的人,別讓任何人替你決定。」幼小心靈中如父般的毒梟大朋友這樣教他,可是最後他仍然走向毒梟之途。
世間原本就沒有「公平」,惟其不平,才有故事。而最大的不公平,就是出生的不公平,每個故事都從這裡開始。一生的故事精不精彩,由自己決定。
一位非裔太空女科學家正好詮釋了這點。
去 (2016 ) 年 5 月, 美國太空總署新落成的計算研究中心,以凱薩琳.強森女士命名,以表彰她的貢獻和背景時代意義。11月,凱薩琳又獲頒總統自由勳章。
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關鍵少數 Hidden Figures》,這次也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
凱薩琳1918 年出生於西維吉尼亞州。在她的家鄉,黑人只能讀到八年級,因此她的父親把妻女送到二百公里外的城鎮,讓小孩可以在那裏唸完高中、大學。
凱薩琳自幼即展現數學天份,即使當時種族歧視嚴重,她在求學過程中仍稱順利,十四歲就跳級念完高中,十八歲大學畢業。
熱愛數學的凱薩琳一心想繼續深造,但西維吉尼亞州未開放黑人讀研究所,因此她大學畢業後只能教中小學。三年後,得助於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凱薩琳重返母校研究所。無奈,她的先生罹患癌症,不得不再中止學業,重拾教職,以負擔家中生計。
1953 年,凱薩琳得知「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太空總署」前身)正在招募女性數學計算員,不限膚色,這應該是最接近理想的工作,於是辭去教職,進入蘭利研究中心。
起初凱薩琳只是一群女性計算員中之一,一個「穿裙子的計算機」。有一天,她被暫派到一個都是白人男性的研究小組幫忙計算,她在解析幾何方面的天賦令主管刮目相看,解出許多男性同事無法解決的問題,於是就被留了下來。
身為黑人女性,凱薩琳自小就得面對歧視,即使進了蘭利研究中心,囿於隔離政策,只能淋雨去很遠的黑人廁所,也不能用辦公室的白人咖啡壺,不能發表論文和參加會議,工作重薪水低。她始終不卑不亢淡然處之,憑其卓越的專業能力,據理力爭,終於打破藩籬,贏得全體同仁的敬重與平等對待。
1961 年,美國第一位太空人薛帕德駕駛的太空船,完全依照凱薩琳的計算結果,安全降落海面。後來著名的太空人葛倫上校竟不相信新近啟用的電腦計算結果,只願意將自己的安危交到凱薩琳手中,果然成功繞行地球三圈,安全返航。
平靜的大海,起不了壯闊波瀾,上天沒有選擇人人生而平等。
但祂把描述宇宙的語言:數學,開啟給一切懂祂的人。白人男性享有專用咖啡壺,這位黑人女士卻能準確計算出太空軌道。
(寫於2017年3月4日台北)
2015/11/24 凱薩琳獲頒總統自由勳章。Photo Credit: NASA/Bill Ingalls
《關鍵少數》劇照。source:福斯
Hits: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