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熱內盧(葡語rio是河,Janeiro 是一月,意即「一月的河」),有時僅簡稱為里約,位於巴西東南部,里約熱內盧州首府,也是巴西僅次於聖保羅的第二大城。面積1,256平方公里,人口6,094,183人(2005年)。自1822年巴西建國一直為首都,到1960年遷都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約是第31屆夏季奧運的主辦地,第一座舉辦夏季奧運的南美洲城市。

里約風景優美,每年吸引大量遊客。但我們一上旅遊巴士,導遊就對我們耳提命,里約有700個貧民窟,青少年未滿十八歳不能定罪,因此社會秩序大亂,貴重物品連旅館保險箱都不能放,最好鎖入自己大行李箱內,其他市區旅遊小心防範更不在話下,淸晨傍晚更不能靠近海邊,90%會被搶,嚇得我們慌亂不安,無所適從。上網查證,世界都市旅遊安全評比里約為43% (100% 最安全) ,90年代迄今情況已有改善,但有些地區對遊客仍然危險,城中地區白天安全晚上就要小心。

次日一大早,忍不住Copacabana(半月灣)海灘的呼喚,我們還是到海邊走了一陣,綿延無際的黃金沙灘,路邊一整排高聳入雲天的棕櫚樹,漁浪不小,充滿熱帶風情,岸邊有些玩球設施,還有許多小攤販賣簡單餐飲,解決數不盡海灘客的飢渴,有人露宿沙灘但不具攻擊性,回旅館時我們繞到旅館後面一條街,行人匆匆,一切正常,不過満地落葉摻雜些垃圾,有些地方聞到尿騷味,和巴黎風情相似,接下來一天半的旅遊,也都正常,里約似乎沒沒那樣可怕!

第一日先去看基督像(世界新七大奇景之一),先搭私人小巴(因為山路狹窄),再換公巴上基督山,基督像位於科科瓦多山頂,山高710公尺。基督像身高30公尺,站立在8公尺的基座上,基座同時是一座能夠容納150人的天主教堂。基督像總重1145噸,張開的雙臂橫向總長28公尺,基督面容善良慈祥平靜,雙臂包容世人罪孽,深印我腦海中。

里約熱內盧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建立基督雕像的想法,1931年舉行落成典禮,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打造十字架形狀的雕像,並以滑石作為雕像材料更具柔韌性,抵抗惡劣天候。還特意建造上山鐵路,以便運送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這個里約地標為里約帶來豐盈的觀光收益,每年數百萬觀光客絡繹不絕來朝聖,我們去時人潮洶湧,但據說這還只是清晨比較清淡,一個絕佳的想法為城市帶來的知名度及觀光產值莫此為甚。

接著前往馬拉卡訥球場(正式名稱為馬里奧·費勞體育場),巴西最重要的三件事是足球、森巴、嘉年華,他們對足球非常狂熱,贏過五次世足賽冠軍。球場其實是一座多功能體育場,可容納8萬名觀眾,為1950世足賽興建,2016年是里約奧運的主場館。

然後去看里約大教堂(又稱天梯教堂),建造12年,在1976年落成使用。教堂全身高80米,底座直徑106米,可容纳2萬人。一入教堂,感覺非常震撼,因為風格和歐洲古老典雅教堂迴異。教堂是鋼筋水泥建築,主體顶端呈圆锥形,造型時尚,给人金字塔的印象,內部四端以通透的彩繪玻璃窗裝飾,特別的建築風格顯得獨樹一幟。

下午回旅館休息養精蓄銳去森巴嘉年華(詳請見嘉年華篇)。

第二天早上補眠,午餐後去糖麵包山,位於瓜納百拉灣中一座海拔1299英呎的山峰,為里約熱內盧的重要地標,和基督像遙遙相對。因為形似麵包而命名為糖麵包山。我們搭乘兩次纜車上山,看到我們旅館所在的潔浄外海,以及因貧民窟汚染已不適游泳的內海,還有連結里約跟另一城市的跨海大橋,這麼長的海岸線、休閒的黃金沙灘,里約其實是個很美麗的城市。

接著到寶石公司Hstern 看寶石的切割製作,大家都累了,在冷氣間休憇。

總評里約,固然治安不好,偷盜猖獗,但是景色秀麗,人們和善(幾次當地人民主動閒聊的經驗,對台灣很有興趣),雖然據說黑幫泛濫(像哥倫比亞的毒品)控制貧民窟人民的生活,但上網略事了解,久居此地的移民還是成家立業,旅遊里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Hits: 31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