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是全文的菁華,也是一個學術研究的總结。區區數行,代表研究者多年的成果。本單元主要介紹摘要的類型、組成部分、書寫方式、各部分的常用學術研究語言特點以及典型句型。以下內容由楊炎肇教授編著。
英文摘要的類型
- 1.第一種是隨同論文一起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摘要。此類型摘要置於本文之前,目的在於讓讀者事先大略瞭解該論文的內容,以便決定是否閱讀全文。一般來說,這類英文摘要應在全文完成之後再另行書寫。字數限制約在100~150字之間。其內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主要結論。
- 2.第二種是在學術會議發表論文所寫的英文摘要。會議論文摘要經常是在會議召開之前幾個月撰寫,目的是交給會議論文評審委員會評論,並且決定是否錄用。因此,相較於第一種英文摘要,第二種類型的摘要比較詳細,長度在200~300字之間。一般說來,會議論文英文摘要會要求在開頭時,簡單介紹一下該研究的意義、目的、宗旨或是重要性等。常有研究生在撰寫摘要時,其研究工作尚未完成,或是尚未得到全部研究結果和結論,那麼應在方法、目的、宗旨、假設等方面多下功夫。
- 3.第三種為學位論文摘要。碩士論文(thesis)和博士論文(dissertation) 的摘要一般都會有中、英文兩種語言版本。學位論文摘要一般在400字左右。若有必要,可以分為幾個段落。內容一般包含研究背景、意義、主旨和目的、根據何種理論基礎、基本假設、研究方法、研究結果、開創性與發展性為何、簡短討論。不同級別的學位論文摘要,需突顯出不同程度的創新之處,指出有何新的觀點、見解或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以上資料引自http://lihengsci.5d6d.com/archiver/tid-157.html
英文摘要組成部分與結構
- 1.背景(Background)或動機(Motivation):此部份包含研究背景、範圍、 內容、欲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該問題的重要性和意義何在。
- 2.目的(Purpose):具體說出你提出方法的目的。
- 3.方法(Method):說明本文以何種方法為研究基礎。
- 4.結果與討論(Results and Discussions):包括數據和分析。
- 5.結論(Conclusion):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以上資料引自http://hjlee0301.pixnet.net/blog/post/8951308
英文摘要書寫方式
- 1.簡單扼要乃是英文摘要的重點。為連貫論文的IMRD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特殊寫作模式,作者應當強調研究創新之處。但無需包括文中的次要細節,例如:太過於詳細之證據或數據。
- 2.使用言簡意賅的句子。表達時力求精準(accurate)、簡單(terse)、扼要(brief)、清楚(lucid)。注意表述的邏輯思維(logic),盡量使用指示性的詞彙來表達該論文的各個組成部分。表示結果的句子有: “We found that . . .”;表示討論結果涵義的句子可使用: “We suggest that . . .”。
- 3.原則上,盡量避免在英文摘要中直接引用文獻探討和圖表數據。英文摘要之用語詞彙,應為對該領域熟稔的潛在讀者群所熟知。倘若無法避免直接引用本文,應在引文出現的位置將引文的書目資料標記在括號 內。如果確實有需要使用非同領域讀者群所熟知的專有名詞縮寫(acronym),應該在縮寫符號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其全名。
- 4.投稿期刊之前,須詳加了解該期刊對於英文摘要的字數和形式的要求。舉例來說,應充分知曉英文摘要是否要分段、分為幾段,使用何種時態,是否允許使用縮寫或簡寫(abbreviation)等等。
Hits: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