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行前感冒,前幾天旅程一直在補眠,無暇寫遊記,即便書寫也簡短扼要,馬丘比丘必須仔細記錄,以致留待至今。
我們一早從鄉間小鎮歐蘭塔波特搭乘Perurail到熱水鎮,換乘Vistadome系列火車(車頂有天窗、視野較佳,並附早茶及下午茶),總計一個半小時抵達山下,再乘景區巴士半小時上山。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印加語意為「古老的山頭」,建於1440年,是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遺蹟,在庫斯科西北方80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2007年被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由於地勢險要,發現時間又比較晚,變成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
馬丘比丘是印加帝國第九世國王帕查庫蒂(1438-1472)(自稱為太陽神之子) ,在最接近太陽的馬丘比丘及懐那比丘中間,命人建造了這座天空之城(並非普通城市,據說是印加貴族的庇護所sanctuary)。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祕魯時都還有人居住。城中有太陽神殿、三窗寺、栓日石、守護者小屋、神鷹廟等重要遺跡;主結構大致可分為神殿、王族及平民三個區域,為讓訪客看到原始面貌, 1976前重建了30%的古老建築(現今持續中)。
我們跟著導遊的腳步,沿着崎嶇的石路不斷攀登,從不同高度、不同角度欣賞印加帝國的建築傑作。走過廟宇區(太陽神殿及三窗寺)、住宅(平民居住)、墓園、宮殿、梯田(防止土壤流失及土石流,還有複雜的供水耕種系統)等石造建築,想像印加帝國輝煌的氣勢。西元1911年美國歷史學家Hiram Bingham意外發現這個神秘的山城遺跡,才揭開她部分神秘面紗,不過他有私心,把發現文物運去美國,直到現在還有爭議。雖然發現迄今100年,仍不清楚這些龐大石塊如何搬至高山(印加人不曾利用輪子來運送東西)、如何建屋居住、100年後西班牙人入侵為何被遺棄。
這些完美建築已於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庫斯柯的太陽神殿後,我們再次目睹沒有使用任何黏劑,卻可以讓這些巨石至今屹立不搖,讓人驚歎印加帝國的建築工藝。馬丘比丘旁的懷那比丘(意謂「年輕的山」),有座月神廟,限定攀爬人數,必須申請,由於險峻,下午即要淸點下山人數。
古城有地層下陷之虞,每日只售3000張門票,而且園區不得飲食、沒有廁所( 入口處有), 不能反向走,必須到出口後再進入參觀,這些措施都在保護人類文明的遺跡,但觀光客蜂湧而至,這樣難題永遠無解。
下山時一陣傾盆大雨,但不久又雨過天青。午餐在馬丘比丘唯一的五星級旅館餐廳用餐,享用印加風味料理,早晨走得疲累,味口大開,感冒腸胃不適不藥而癒。
回程在熱水鎮停留,小鎮廣場逛逛,火車站旁許多商店市集販售印加紀念品及衣物,大同小異,因為天氣炎熱,逛起來疲累不堪。
回歐蘭塔波特火車上,男女服務生走秀,展示促銷羊駮圍巾衣物,頗為有趣,回到旅館取得行李再拉車回庫斯柯已經晚上九點,一天漫長的馬丘比丘之行就此結束,但是叢山峻嶺中綠意盎然的古城仍然在我心中迴想!
小鎮歐蘭塔波特 車站
Vistadome系列火車
Hits: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