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現代信仰

前   言

我常常覺得某一世可能是一位無法得道的僧人,參不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奧義,抑鬱以終。因此,等到適當時機再來,出生在愛因斯坦和霍金之後,從事核能工作,有足夠的科學知識,又瞭解科學力有未逮之處。

從年輕開始,就對哲學很感興趣。中年以後,更有無法抑制的衝動,想以既有的科學為基礎,來尋找神。

在不瞭解「電」的時代,也許「雷公電母」的故事可以免除我們的驚恐,但一旦有了電的科學常識,與之牴觸的神話,就不再能得到安慰,更不可能建立信仰。

另一方面,追尋宇宙之神是在探求「第一因」,如果一切講求實證,注定功敗垂成。

所以,既不能全然憑空臆測,又不可能凡事求證,在兩者之間如何拿捏,最後的取捨,只能憑直覺的信與不信。

到底什麼是物質世界以外的真實」,需要相信者在既有的認知上加以延伸賦予意義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配方」。有些人只相信科學能解釋的物質世界,有些人能安住在傳統宗教信仰中,也有不少人徘徊於兩者之間。

如果「想像」是創造今日文明的重要因素,就不要輕易嘲笑勇於踏出傳統框架的人。

這本三萬餘字的小書,既是我的「信仰配方」,也是我的「生活哲學」,它和你的一定不同。

歡迎有空瀏覽一下,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相互切磋。

如果看法相近,可以參考建立你自己的信仰配方。

如果相去甚遠,請一笑置之。我既然舉起了「信仰」的大旗,辯論就沒有必要了!

Hits: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