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訂要去距離格林德瓦最近的人氣景點菲斯特,搭乘纜車上山可健行看湖,但和策馬特附近葛納葛特相似(懸崖步道除外),所以我們早上臨時決定,不走國際觀光路線,而是像當地人一樣旅行城市,前次在馬特宏峯遇見的經濟學老師建議我們去巴塞爾看看,於是我們就跳上火車,花費二個多小時扺達。
沒有事前規劃,我在火車上瀏覽旅遊書的介紹,注意當地有名的薑餅,下車後看到專賣店想嚐鮮,就拿出書中介紹給店員看,她很高興,先請我們吃薑餅,還把書中內容拍照留存;閒聊間也幫我們介紹了城市的主要景點及交通細節。然後我們一人花2瑞朗去上了一次廁所(當地人已經很習慣這樣如廁),就上路了。
巴塞爾面積约24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萬,但因為橫跨歐洲最長的萊茵河,而變成貿易及交通的樞鈕。而且因為北邊是德國的黑森林,西邊是法國亞爾薩斯,深受德、法文化影響,是德、法根源最顕著之處,不過語言還是以瑞士德語(Swiss German) 為主。
不過巴塞爾最吸引眾多遊客還是其世界聞名的建築及藝術方面表現。我們在舊城區漫步萊茵河畔看雄偉的教堂、木樑外露的可愛格子房沾染了德國南部童話氣息,也看在河邊露天咖啡店閒坐聊天、河畔野餐的當地人,不時出現碎石河灘上曬太陽的人,還有換上泳衣將衣物置於塑膠浮袋跳入河中、隨著強勁水流飄浮的人潮,飄累了上岸換好衣物即可搭電車回家,也有人飄得太忘我,一直流進德國境内。我因為裝備不齊,不然艶陽下真想見賢思齊驅除暑氣。
慢慢走進新城區,看到著名赫爾佐格與德梅隆建築事務所精彩的作品,因為這事務所獲得多座普利茲克建築獎作品,讓巴塞爾聞名於世。
巴塞爾的博物館密度居全國之首,我們順道參觀尚.丁格利博物館,他是達達主義畫家與雕刻家,剛開始以廢物利用製成不同形狀物品來造成特殊聲效,以機動藝術創作聞名。他以作品來暗諷文明工業社會中盲目生產過剩的現象。我們在十多個展示室中,自己動手玩弄他的機械藝術品,發出音效,非常有趣!
再一路轉車回格林德瓦,現在正值盛暑,學校放假,父母帶著孩子旅遊,觀光客提著行李把火車擠得水泄不通,看到當地一群老先生健行完也上了車,沒有座位也只得站著,他們一律長䄂襯衫、休閒長褲,爬山也穿得這樣正式,倒是和日本的歐吉桑一様,不知誰是始作俑者。
驗票時,看到對座年輕女孩持用當地人的卡片,藉機詢問閒聊起來,她的卡片一月265,可搭乘包括火車等所有交通工具,每天利用火車通勤上班,也很方便。她的母語是瑞士德語Swiss German(和德國人用的high German有些出入),必學法語,此外還在中學必修一年英語(茵特拉肯等地強調英語,必須多上幾年),已可用簡單英語溝通,讓我有些驚訝,不過瑞士多語環境,也不足為奇了!問她這麼多觀光客煩不煩啊!她笑笑說還好,她們自小一年四季都有遊客造訪,可能早就習慣了,也就因為有遊客造訪,她們才能有全世界最高的4000美元最低工資啊!
附註:國外旅行多年,常發現當地人不敢主動和我們亞洲人交談,怕語言不通有些尷尬,而一般亞洲遊客也很少和當地人互動,但只要我們先開口,即便不流暢他們都會善意回應,和當地人交流可增長不少旅行見聞!
Hit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