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上坐三小時火車從策馬特往西南到達日內瓦,逐漸離開德語區,愈接近日內瓦湖法國味愈濃厚,到達蒙特魯已經全然是法語區(我的手機還瞬息收到法國電信公司的廣告,顕示已達兩國邊界),不但原來高聳的巴伐利亞山林變成普羅旺斯的葡萄園,住屋也從Swiss chalet沈重的原木色變成法式輕盈多變的色調,建築呈現浪漫典雅風格,法式遮陽窗也出現了。上火車的人全開始講法語,女士穿起長裙洋裝、圍上絲巾,舉手投足穿著打扮也明顯有法國風,好像突然到了另一個國度。

我們在蘇黎世、策馬特等地看到的德語系瑞士人就像德國人,比較嚴𧫴,穿著簡樸顏色單調,吃早餐時連刀叉都不出聲,餐桌上永遠放個小垃圾桶,保持整潔,他們自律甚嚴,有人講話大聲會引來不贊同的眼光。

我對瑞士不同語系的行為差異感興趣,特別上網搜尋。
德語瑞士人:沈默、守時、無趣,勤勞工作、努力存錢、沒什麼幽默感、喜歡吃香腸,講話口音很重。
法語瑞士人:自由開放、喜歡喝酒聊天吃起司鍋,車開不好,對歐洲比較友善,痛恨說德語,法語區付税較高(較有錢)選舉投票時和德語瑞士人政治立場衝突。
義大利語端士人:右翼保守派,居住地陽光普照度假勝地,因此比較懶散。
這樣説法難免有刻板印象之嫌,但仔細觀察還是有些道理。

然而四種不同語系、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卻能成就一個經濟強大、民主穩健的國家,台灣一直有藍綠之爭,讓國家停滯不前,實在譲人納悶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可以解釋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unity and uniformity的問題,瑞士不同語系的人接受彼此的差異,不會強迫改變其他語系的人,讓全國都變成制式化一模一樣(uniformity) 不同語系的人團結起來成為(unity)瑞士這個國家,而且深以為榮,許多店家住家喜歡掛國旗,甚至用國旗來成功行銷商品,這樣的國家才能永世存在。反觀台灣,也有閩南語、客家話及華語之分,但卻不能接納不同語系的人,團結一致(unity),只想讓自己的語系自己的族群統一全國(uniformity)譲大家制式化變成一模一樣,才會將國家搞得烏煙瘴氣,如今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Hits: 11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