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清晨在雨中漫步旅館附近海岸,人工沙灘上大批躺椅,還有救生員的眺望台等,不過下了水就是岩石碀磷,想當地人已經習慣。
據說科楚拉城是杜布尼克老城的迷你版,今早就要見識本尊,但由於杜布尼克古城纜車停駛,而且天候不佳,早上十點才動身,先市區導覽遊古城,再半日自由行,自己登古城並覓食晚餐。
杜布尼克是克羅埃西亞南部港市,面臨義大利半島的東岸,是熱門的度假勝地,有「亞得里亞海之珠」的美稱。人口約四萬多人。英國浪漫詩人拜倫男爵稱之「亞得里亞海之珠」,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知名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甚至將它形容成人世間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從第7世紀開始,該市受到拜占庭帝國、威尼斯及匈牙利王國的保護或統治,但是一直被當作交易港來使用,14世紀開始,杜布尼克成為自由邦,稱作拉古薩共和國。國力在15至16世紀時達致高峯,可與威尼斯及其他義大利海岸國家匹敵。
古城曾經歷過三次大劫難:1667年的大地震毀去大半建築,隨後1706年的大火災,1979年被編列為世界遺產,但1991至1995年獨立戰爭時,遭到兩千多顆炸彈襲擊而受到嚴重的破壞。現在看到的樣貌都是1995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下修復的。
我們一進入古城,就看到四周壯觀的城牆與碉堡,城牆有雙層結構,外牆是文藝復興式的拱門建築,建於西元1537年,內城門則是哥德式設計,但比外城門早一個世紀建造。內外城牆上都有一座守護神「聖布雷瑟」的雕像,左手捧著杜布尼克城模型。據傳說在十世紀時,布雷瑟託夢警告威尼斯人的入侵,讓當地人免於災難,所以被奉為杜布尼克的守護神。
進入筆直又寬敞的史特拉敦大道(杜布尼克原本是一座島嶼,大道是隔開島嶼和陸地的水道,1468年才填起鋪上路面,全長292公尺)。兩旁的巴洛克式石屋是1667年大地震過後才蓋起來,不見精雕細琢,造型樸實(據說因為當時的統治者害怕地震災害,要求簡單)現在都是餐廳及商店。原來的紅磚道1901年後才改鋪大理石。
派勒城門入口有座歐諾佛利歐大噴泉,建於西元1438年拉古薩共和國時代,噴泉原始設計有兩層,上層在1667年的大地震被震毀了,現在只剩下層的16個人面雕刻造型的出水口,遊客可接水止渴。
據傳杜布尼克大教堂(聖母升天教堂) 是由英國獅心王查理出資修建的,1192年他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回返時在杜布尼克對面的洛克姆島附近海域發生海難,最後死裡逃生,於是在城裡修建了此座教堂。
哥德式的奧蘭多石柱,1418年由米蘭的雕塑家所建。相傳北歐英雄奧蘭多,曾幫助杜布尼克人打敗阿拉伯海盜,因此豎立這尊雕像以茲紀念。雕像持劍的右手肘長51.2公分, 是當年作為基礎丈量的單位與工具。
原本的聖布雷瑟教堂在大地震中摧毀,重建後又被大火燒毀,現在教堂完成於西元1715年。大門拱頂上面裝飾天使,頂端站立著戴著高帽子的聖布雷瑟。
31公尺高的鐘塔1506年鑄造,舊城地標之一,建於1444年,曾經重修多次,兩位銅人士兵馬羅和巴羅整點時候會以手上的鐵鎚敲鐘報時。不過現在的銅人已經是複製品。
水池旁邊還有一座雕像Marin Drzic,他是克羅埃西亞文藝復興時期最優秀的劇作家和散文家,銅像的鼻子被摸的發亮。
我們在參觀歷史博物館(過去曾是王宮官邸、市政廳、議會及行政中心),讀到他們很早就擁有自己民事、刑事的法典,還有城市規劃等。鐘塔上面的敲鐘銅人原型也保存在這裡。導遊說 以前的總督每周換一人,當總督就要住到這裡辦公,由於任期短,可互相制衡,維持恐怖的和平。這棟建築被譽為「達爾馬奇亞地區最美麗的建」, 是義大利佛羅倫斯建築師麥克羅佐在1464年設計建造。
大道走到底,就是魯札廣場 ,這是古城最大的廣場,早上有市集,中午以後擺上大陽傘和桌椅,便成為露天咖啡區,晚上就變成餐廳。
導覧結束,午餐後我們花了近兩小時走城牆,總長1940公尺、高25公尺、面積21·35平方公里,從高聳的城牆遠眺有800年歷史的舊城區,大片大片紅瓦的中世紀民宅縱橫交錯真是曠世美景,視線所及,忍不住贊嘆不已!除登城遠眺之外,還可搭纜車登上山頂,不過我們去時纜車停駛。
我們跟著人群步上陡峭的階梯,最窄處只容一人走過,密密麻麻的紅屋間有高聳的鐘樓教堂,遠處是湛藍的海洋還有帆船點點,城牆上景緻特別處還設有露天咖啡簡餐雅座,讓人休憇補給,或閒閒耗掉一下午。這段城牆之旅由於還想購物用掉所有當地錢幣,走得有些倉促,如果時間充裕,能仔細品茗美景,一定更享受!
走完城牆,買好伴手禮,又去小巷內喝黑啤酒吃黑比薩餅(墨魚汁加海鮮料)心滿意足搭公車返回旅館,車上多是觀光客都講英文,下車時司機自動拿過我的一日卷幫我刷過,他每天都在做這些事,習慣成自然,克羅埃西亞有這樣美麗的古城、人文歷史豐富、人民的素質不錯、英語處處講得通,最重要的是物價比起西歐國家相對低廉,難怪觀光客趨之若鶩,克羅埃西亞能快速從1991-1995的獨立戰復甦(戰爭損失高達370億美金),有今日榮景!
今日結束克羅埃西亞之旅,深刻感受,日後再另文書寫。





















Hits: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