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地区不斷發展山城觀光資源,路況幾年內大不同,原本從日瓦到郷城必須一路開回稻城,但因為新開通道路,可省100公里,而且路況不錯縮短了時程,所以早上多出個景點扎古寺。我在網上搜尋相關資訊,竟然付諸闕如,似乎這寺廟在藏區是很平常的建築物,也可能來參觀的外地人太少,沒有廣為人知。不過我們今天的際遇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由於寺廟正在修建,廟中僧侶又很和善,不但允許我們在寺內自由拍照,還讓我們看到工匠製作精美的壁畫,他們多有二十年經驗,又信仰虔誠,耳濡目染各寺廟的壁飾,畫來得心應手,不過精工細描三個月,還有許多部分待完成。

之後就來到鄉城。鄉城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南部。 面積5007.78平方公里,總人口29826,藏族22263人,餘為漢、蒙古、回、苗、彝等民族。鄉城是藏語的漢語音譯,意思是「手中佛珠」,鄉城縣境内依山勢走向的碩曲、定曲、瑪依三條河流由北向南並列縱貫全境,像一條絲缐,把座落两岸的村寨串連在一起,如一串串佛珠。

郷城的寺廟文化在藏區相當有名,午餐後,我們參訪了縣府所在地桑披鎮上的桑披寺。桑披寺又名甲絨寺,俗稱桑披嶺,占地1萬平方米,建於西元1654年,是聞名藏區的呷登寺的屬寺之一。原屬噶舉派(白教),在西元1669年改為格鲁派(黄教),因九世達赖喇嘛的經師向秋曲扎1811年間在該寺做過名譽住持而名震康區。

也由於住寺赤江活佛聲望很高,1996年開始破土施工的桑披新寺迄今仍在建設。新寺選址在雄偉的巴姆山腰上,站在新寺,就能俯瞰到桑披小鎮全景。據說建築新寺的工匠們都是憑藉經驗和感情來修建寺廟,根本不需要畫藍圖等,寺廟主殿為四層樓高的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公尺。

我們一路觀賞氣勢雄偉的木雕神像、壁畫、酥油花,還有佛塔、轉經堂、瑪尼堆、經幡等佛事物品和供佛場所,更有趣的是看到赤江活佛十七世的住屋及裝飾。可惜行前未稍微了解藏傳佛教的歷史,以致不能體會各様事物的含義。不過住院的僧侶都很合善,有問必答,我們了解藏人信仰虔誠,即便自己生活貧苦,還是願意傾其所有奉獻給寺廟,家中如有幾個兄弟,必由父母指定一人出家習佛,他們每六個月會調到不同寺廟服務,衣食所需很多還是由自己家中供給。問他們喜歡這樣的生活嗎?已經出家近二十年的僧侶也說喜歡。不過我們四處遊走時,我也偷窺到三個年輕僧侶在看手機閒聊,在門外虔誠膜拜,目視前方,然後再全身撲倒在地的僧侶,身旁也有隻手機;現在網路的社會是否會影響他們專心致志的習佛呢?

吃完晚餐,在宗教氣氛濃厚的鄉城閒逛,看到一家五、六口人圍坐家門口唸經,逛完一大圏,轉回頭還在唸,這樣虔誠的信仰大概只有回教的每日五次定時朝拜可比擬。人類為什麼這樣渴求宗教呢?
閒逛時看到一群人圍著個竹盆,靠近一看,裏面上千條蟲草,我也鑽進去湊熱閙,一位香港客正在有意無意詢價,賣的人看人多口雜,就把竹盆端進店內,本地人一哄而散,我不死心也跟進去,聽到老闆說剛從山上挖回來的,五千米高山品質好,港客説這東西晒兩天就沒了,85元太貴了,我隨囗問一斤啊?港客轉過頭來瞪我一眼「一條!」我就摸摸鼻子走了。

Hits: 5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