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一念一世界

遠古的祖先演化出相當的智慧以後,開始對周遭的一切產生好奇,心中有著太多「為什麼?」。

世界是怎麼形成的?祖先來自哪裡?死了以後要去何處?白天黑夜為什麼輪替?風雨雷鳴誰在指揮?…?…?

他們推斷一定有一些超凡力量在操縱著一切。為了要替每一種現象找一個緣起,日神、月神、雷神、雨神,就是最直接的答案。

由於對大自然所知極為有限,看見風雲變換,四季推移,亂中有序,序中有亂,冥冥中萬物似各具靈性,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在大自然中過著採擷狩獵生活的先民,面對災病,就以為是神靈降災,風起雷鳴,就以為是神靈震怒,於是獻上祭品,祈求寬恕與庇佑,這就是遠古的萬靈信仰。

農牧聚落形成以後,信仰隨著生活型態而改變,諸神的任務從掌管自然擴及到社會分工。

古文明之始的埃及有數十位神明;例如掌管自然界的有日、月、天、地、雨、旱等等神祇,掌管陰界的有冥神、死神等,掌管各種活動的動物神有管戰爭的鱷魚神、管製作木乃伊的胡狼神、管家庭的貓神、管醫術的蠍子神等等。另外還有各種守護神,分別守護法老、守護地區、守護死者等。大部分的神都身兼數職,例如戰爭之神也是混亂之神、風暴之神、乾旱之神。

祂們的外貌有男有女,許多是動物頭人身。

在這樣的信仰下,古埃及人凝聚出能建造金字塔的巨大群眾力量,目的是確保法老靈魂升天,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神話的劇本愈編愈多,演員的數目愈來愈大,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主角?傳承到法老王阿肯納頓,他用神授給他的權力,清算了眾神。他宣稱:只有給大地光與熱的太陽神才是唯一的神,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一神教。

至今仍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的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都只相信至高無上的上帝,並禁止偶像崇拜。

從萬靈到諸神到一神,其實是非常符合邏輯的演變,「第一因」永遠是大家追求的目標。

我信仰「一神」,也信仰「萬靈」。我相信宇宙之神創造宇宙的目的並不是用於觀賞,而是融入其中。整個宇宙是一個巨大的靈體,大自天體、小至微粒子,一切物質都接收物理定律的指令來運行。神超越宇宙,但全宇宙都是神的一部分。

當有些星球有了俱足的條件孕育出生命,神就視生命的需要給予額外的靈體能量,照顧其生長、繁殖、演化。

如果更進一步,演化出適合接受智慧靈魂的生物,神就讓祂的靈魂子體與之融合。讓每一個智慧生物擁有自我意識,並輪迴轉世,例如地球上的人類。

物質宇宙雖然是同一個,但是宇宙中每一個有自我意識的智慧體,主觀認知的世界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

一念一世界,宇宙從寂靜的客觀實相,變成無數繽紛的主觀認知,愈來愈精彩。

Hits: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