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又見敦煌》得先寫戈壁沙漠。

出了吐魯番窪地,我們繼續坐著冷氣巴士進入河西走廊,途經敦煌、瓜州、玉門、嘉裕關(天下第一關)及酒泉等綠洲地區,沿途看到無止盡的黑戈壁、白戈壁還有黃土高原等不毛之地,唯一能長的就是駱駝刺,可以想見當初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兩度被匈奴俘虜囚禁歷經13年的艱辛;唐朝文成公主下嫁土番,在西域氈房寡居三十年的悽楚;歷朝歷代戰死異域軍旅的情傷,絡繹不絕絲路之途商旅的困頓。

今天,我們來到他們的場景,希望穿越二千年的時空,能夠親耳聽到他們訴說動人的故事。為防止惡毒日曬,身上包裹得密不透風,只露出雙眼睛,活脫IS恐怖份子的裝備,手上再撐把傘;不知這些逝去的故人撞見我們作何感想?我們雜亂縹緲、思逸樂的人生和他們孜孜矻矻、忠一志的人生簡直南轅北轍。看莫高窟時我忘記帶水下車,兩個鐘頭口乾舌燥幾乎要停止呼吸,難以想像古人在這様艱困酷熱的環境存活下來,而且成就了曠古奇世的藝術。

在這樣蠻荒困阨之地,不管軍旅或商旅,未來都是一片茫茫路,因而鑿洞塑像、黃灰石牆上繪畫,以膜拜佛祖的庇佑,這些作品歷經千年的洗禮,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一代蓋過一代,不斷被黃沙掩埋,訴說著亙古久逺的故事,這就是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也是《又見敦煌》的背景。

王潮歌導演的大型室內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以史詩的筆法傳承絲路文化,以具象方式展示了開放包容的精神。電視電影穿越劇已流行多時,這是我第一回看到穿越劇搬上舞台,在劇場中,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而且觀眾還被分成十六組,進入不同的「洞窟」,與「古代人」互動。讓觀眾在行走中觀賞,訪古問今,與古人對話,重現故事發生的那一刻,與古人對話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穿越和觀眾互動是這劇的兩大主軸。

戲劇舞蹈表演自然不在話下,舞台藝術更是發揮到極致,3D影像、巨幕裝置,讓人嘆為觀止。 但讓我感動盈淚的還是故事本身,想到眨眼千年,滾滾黃沙浪淘盡,多少英雄人物市井小民的故事,顛沛流離的一生,鑿洞繪畫的一生,有些因為莫高窟而倖傳下來,但是莫高窟終於也會散盡,最後又能留下什麼呢?

有些藝術家深怕銅臭味,但王潮歌的藝術是可以和商業結合的,有深奧的故事意涵,也有精彩的表演藝術,尤其演到最後有聲音在問,一年有多長?不過一𣊬間;十年有多長?不過一𣊬間;百年有多長;不過一𣊬間,千年有多長?不過一𣊬間?」

是啊,那些源遠流長的故事一𣊬間就都被黃沙掩埋了!但是藉著《又見敦煌》又重現了,而且永存下來,就像劇中旁白反覆訴說著,我是你們的母親,我 一直都在,我永遠都在。

Hits: 14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