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傍晚時間去參觀路克索神廟,到的時候還有夕陽餘暉,沒多久天黑了,沒想到打上燈的神廟不但壯觀還更有神秘氣息。

神廟始建於公元前14世紀,有逾三千年的歷史,我們在神廟內又看到巨型石像、浮雕及壁畫等,已經不再驚訝連連。

第二院的南邊是一座廊柱殿,它由32根廊柱支撐。其浮雕顯示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的眾神前的加冕。通過中間的門就是羅馬時代祭奉皇帝的廳,神壇後有一條通道通到一個有4根柱的廊柱廳(亞歷山大大帝下令改造聖殿 ,將支撐屋頂的四根柱子改為一座小堂),最後是聖殿。

聽導遊說卡納克神廟是獻給太陽神阿蒙,路克索神廟則是為太陽神的妻子姆特和兒子孔斯所建,但觀賞路克索神廟卻一直找不到姆特和孔斯的痕跡,直到回家查資科才明白阿蒙神的來歷。最初他僅是底比斯的地方神祇。那時底比斯只是尼羅河東岸一個不起眼的小鎮,位於今日卡納克神廟附近。後來阿蒙的名字被複合進了第十二王朝創建者的名字阿蒙涅姆赫特一世中。這個名字又被他的三個繼承人所繼承。中王國時期的幾位國王也採用了相同的名字;阿蒙才正式定位作為皇家城市的神祇。然而,直到第十八王朝時阿蒙才開始成為埃及普遍承認的神,甚至走出埃及成為宇宙之神。法老們把自己的一切勝利都歸功於阿蒙,並在阿蒙的神廟上耗費着財富和勞力。太陽神拉的名字有時會與阿蒙的名字結合起來,特別是在他作為「眾神之王」的時候。

路克索神廟主要有兩個作用,首先在每年埃及的新年在這裡慶祝奧皮特節。阿蒙、姆特和孔斯的神像被放在擔架上從2.5千米遠的卡奈克神廟抬到路克索神廟。一開始這個節日要慶祝11天,後來被延長到27天。在行經小神廟時一擔架會被放下,做一休息。姆特和孔斯的擔架要被抬到廊柱殿後面的小神殿,只有阿蒙的擔架要被抬到聖殿。第二個作用是法老與其神靈氣的結合。每年新年是法老要與他的神靈氣結合,這是他的神話儀式的一部分。

了解路克索神廟的作用是譲阿蒙和妻子姆特每年鵲橋相會一次,才知道為何卡奈克神廟到路克索神廟之間有一條一公里長的石板大道,兩側密排著聖羊像了。

Hits: 29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