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辛貝神殿一遊讓人不虛埃及此行了。

我們於四點半摸黑動身,行車三個多小時,迎出晨曦,我才發現埃及的天空可以是蔚藍的。一路上觸目所及多是泛金色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語「撒哈拉」就是沙漠)。

神殿是位於亞斯文西南290公里的遠古文化遺址,約於公元前1284年開始興建,直至公元前1264年完成。這座宏偉的建築物有兩部分,一為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廟,另一為拉美西斯二世為其最寵愛的妻子妮菲塔莉所建,當初是因為拉美西斯二世為了向努比亞宣示國威,才在遙遠的亞斯文地區建立神殿鞏固埃及宗教的地位。

神殿因為遠在亞斯文,在1813年才被發現,由於埋藏沙裏三千年,保存得非常完整。原阿布貝辛神殿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一座嵌在山裡的巨大宮殿,在宮殿外牆上還裝飾著敘述拉美西斯家族故事的華麗雕像,神殿包括依崖鑿建的牌樓門、巨型拉美希斯二世雕像、前後柱廳及神堂等。

尤其特別的是,2 月21日和10月21日是拉姆西斯二世出生和登基的日子, 神殿在設計上安排了個充滿科學巧思的結構。每逢這兩天,日出的陽光會穿過神殿,投射到原本不見天日的小聖堂內。在幾個小時內(在早上5點58分起),小聖堂中的四座巨大雕像(從左至右分別是黑暗之神、太陽神、拉姆西斯二世和古太陽神)除黑暗之神之外都會在陽光之中昂然聳立著。沒有複雜而準確的計算以及精密的工程,是無法作到這樣精巧的結構,這譲我們深刻體會到古埃及人的高度文明和非凡智慧。

1961年興建亞斯文水壩時,恐危及位於納爾賽湖西岸的神殿,埃及考古學家及世界文化遺產的各國專家仔細考慮後,於1964至1968年間將神殿整體切割成塊並編號註記,再遷移至高出河床水位60餘米(上移200公尺)的後山上,因考慮神殿原鑿於山壁間,甚至將原本的山壁也一併搬遷重建,這樣艱鉅繁雜的工作想來匪疑所思,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最終成功了!不但保存了三千年前的世界文物建築,更讓這神殿變成曠世珍寶。

由於神殿位於納爾賽湖畔,碧綠的湖水景色秀麗,雖然遊人如織,仍不減我們遊興,但是待了兩個小時就得上車。回程看到久聞的海市蜃樓,就是上下附獎了。

看神殿還讓我憶起去年九月看的敦煌莫高窟,三千多年前的雄偉的阿布辛貝神殿就是為拉美西斯二世一人而建,牌樓四尊巨大塑像全是他,殿內也全是他和眾神互動及他的豐功偉業,但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敦煌莫高窟,卻是尋常老百姓因為身處蠻荒困阨之地,不管軍旅或商旅,未來都是一片茫茫路,因而鑿洞塑像、黃灰石牆上繪畫,以膜拜佛祖的庇佑,他們的壁畫歷經千年的洗禮,一代蓋過一代,不斷被黃沙掩埋,不知迄今䇄立不搖的阿布辛貝是否能在殘酷的時間巨流裏永遠留存下來,讓世人見證這歷史的奇蹟!

從我的 iPad 傳送

Hits: 3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